世界最大沙漠排名(盘点世界十大沙漠)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09-24 09:39:20
1:撒哈拉沙漠
撒哈拉沙漠形成于约250万年前,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,位于非洲北部,气候条件非常恶劣,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。

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,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。沙漠东西约长4,800公里,南北在1300公里至1900公里之间,总面积约932万平方公里。约占非洲总面积32%

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。然而,令人迷惑不解的是:在这极端干旱缺水、土地龟裂、植物稀少的矿地,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。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,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。

2:阿拉伯沙漠
阿拉伯沙漠位于北非,和撒哈拉沙漠毗邻,其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,世界第二大沙漠。位于埃及东部,尼罗河谷地、苏伊士运河、红海之间,又称东部沙漠。属北非撒哈拉沙漠的东缘部分。大部分位于沙特阿拉伯,也门。亚洲西南部沙漠,几乎占有整个阿拉伯半岛,是世界大沙漠区之一。

阿拉伯三面环海,但气候依然十分干旱。这是因为它位于北回归线附近,又正好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。在这个气压带上常年盛行下沉气流,导致降水稀少。而且虽然它距离即使离海很近,但当地盛行的是离岸风(由内陆吹向海洋),所以海洋水汽也无法深入陆地无法形成降水,因此这里气候十分干旱,两者相互作用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沙漠。

3:利比亚沙漠
利比亚位于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。包括埃及中、西部和利比亚东部。利比亚沙漠为自南向北倾斜的高原,南部海拔350~500米,中、北部海拔100~250米,西南部地势最高,海拔达1800米。面积169万平方公里。

主要由结晶岩组成,局部地区有第三纪岩层。大部被沙砾覆盖,西部以石漠为主,东部以流沙为主。由于风力作用,流沙每年平均向西南移动15米。
沙漠气候干燥,降水量稀少,地表水贫乏。地下水分布广,埋藏深,石油。

4:澳大利亚沙漠
澳大利亚沙漠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沙漠,世界第四大沙漠,其由大沙沙漠、维多利亚沙漠、吉布森沙漠、辛普森沙漠四部分组成。

澳大利亚沙漠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南部,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。这里雨水稀少,干旱异常。夏季的最高温度可达50摄氏度。因为没有高大树木的阻挡,狂风终日从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过。风是这里仅有的声音。任何人都会以为这是一片死亡之域,但在1973年,澳大利亚一个叫夫兰纳里的植物学家在骑摩托车旅行时发现,这片沙漠中竟有大约3600多种植物繁荣共生。如果按单位面积计算,物种多样性要远远超过南美洲的热带雨林。因此,发现者称这里为沙漠花园。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对水和养料的需求少得可怜。

5:戈壁沙漠
戈壁沙漠面积为130万平方公里,位于中国和蒙古之间,是世界上最北面的沙漠。亚洲面积最大,世界第五大沙漠。尽管在蒙古语中,戈壁沙漠意味“没有水的地方”,实际上,地下泉水不断从岩石和沙丘中冒出,而此处也有很多盐水湖。
这片沙漠的极限温度,冬天可跌至零下20摄氏度,甚至到零下30摄氏度。而夏天最热的时候可升至40摄氏度以上。

植被稀疏罕见。在高原和山下的平原上,有灌木似的矮小植被。在盐沼,也以盐生植物类为主;在沙漠生长着沙蒿和稀疏的多年生及一年生草本植物。
动物多种多样,有诸如野骆驼、蒙古野驴、詹兰羚羊和捷尔伦羚一类的大哺乳动物。普尔热瓦尔斯基氏野马曾分布于荒漠西部地区,在野外可能已经灭绝。啮齿类动物包括旱獭与囊鼠,还有爬虫类。
蒙古死亡蠕虫:传说生活在这个沙漠中的虫类怪物

6:巴塔哥尼亚沙漠
巴塔哥尼亚沙漠位于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,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,面积约为67万平方公里,主要由广阔的草原和沙漠组成。巴塔哥尼亚一般是指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,主要位在阿根廷境内,小部分则属于智利。

巴塔哥尼亚沙漠气候条件恶劣,素有“风土高原”之称。受大陆面积狭窄、居安第斯山背风位置及沿海福克兰寒流等的综合影响,荒漠直抵东海岸,但大陆性特征不很强烈,冬夏没有极端的低温和高温,7月均温0℃~4℃,1月均温为12℃~20℃。降水稀少,全区年均降水量不超过300mm,并呈自西向东递减趋势。风力强盛,常吹时速超过110km的狂风,尘暴不断。

7:鲁卜哈利沙漠
鲁卜哈利沙漠,世界第七大沙漠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,由于其面积占据阿拉伯半岛约四分之一而得名,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,覆盖了整个沙特阿拉伯南部地区和大部分的阿曼、阿联酋和也门领土。又称阿拉伯大沙漠。

鲁卜哈利沙漠大致呈东北-西南走向,长1200千米,宽约640千米,面积达65万平方千米。因富含氧化铁而多呈红色。海拔100-500米。从形态上大体可分为东西两大沙漠。其中东部沙漠海拔100-200米,多为平行排列的大沙丘,有些沙丘高300米,长20千米,近乎一座沙山。

8:卡拉哈里沙漠
卡拉哈里沙漠,属非洲南部内陆干燥区,也称作“卡拉哈里盆地”,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形区。总面积约63万平方千米

卡拉哈里沙漠和撒哈拉沙漠中部纬度相当(仅南纬与北纬之差),气候相似,同样也受副热带高气压系统的影响,地面终年干燥,年降水量125-250毫米。

卡拉哈里沙漠地表起伏不大,遍地是沙的平原,到处海拔都在900米以上。基岩只裸露在低而直立如墙的小山群中,它们为数不多但很显眼地出现在一般地面上。
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动物也比南部的种类更多。南部主要的品种有跳羚、角马和麋羚(所有这些有时会成群出现的),还有东非大羚羊、大角斑羚和许多非群居品种,诸如捻角羚(大羚,生长在有较浓密灌木丛的地区中)、小岩羚和小羚羊。在沙漠下面的“龙息洞”中,有着世界上最珍稀最与世隔绝的鱼——金鲶鱼。

9:大沙沙漠
大沙沙漠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北带,大部在西澳大利亚州。位于金伯利高原以南、皮尔巴拉地区以东,伸延至北部地方边界以东。面积约41万平方千米,大部为沙丘,仅中部有石漠。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北部荒漠。

这里到处有沙垄和沙丘,沙垄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,连绵的沙垄可长达数十公里,高20-30米。沙漠周围分布有山脉和高原。东部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,北为麦克唐奈山脉,南为马斯格雷夫山脉,都是东西走向。
沙漠以动植物的珍异闻名,是世界上桉树的原产地,有袋鼠、针鼹、鸭嘴兽、黑天鹅等珍奇动物。

10:塔克拉玛干沙漠
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,是中国最大的沙漠,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,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。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,南北宽约400公里,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。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,最低只有四五毫米;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~3400毫米。

这里,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。狂风能将沙墙吹起,高度可达其3倍。沙漠里沙丘绵延,受风的影响,沙丘时常移动。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,其根系异常发达,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,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,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。

2016年1月14日,“死亡之海”塔克拉玛干沙漠中,胡杨身披雪白晶莹的雾凇。从2015年年底以来,有“死亡之海”之称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频现雾凇奇观,黄沙映着晶莹的雾凇,把“死亡之海”北部装扮成一个璀璨迷离的童话世界。
该沙漠动物约有272种,高等植物有73种,还有许多低等植物和微生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