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什么(《论语》中的儒家哲学思想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11 09:11:49    

(七)儒学仁政思想


儒学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仁爱,仁爱思想在社会领域的推广和运用就是仁政,所以仁爱是孔子仁政思想的核心内容。深刻理解仁爱的本质,对于深入理解儒学仁政思想意义重大。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儒学仁政思的内涵:

其一,儒学仁爱思想的本质特点。儒学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仁,把爱和仁结合是对仁的完美表达。《论语》中讲仁或仁爱是最多的,可见孔子对仁爰思想的高度重视程度。①仁爱的本质。樊迟问仁,孔子说:"爱人。"颜渊问仁:孔子说:”克已复礼为仁。"(《论语》.颜渊》)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理念。②仁爱思想的表现形式。子贡问仁,孔子说:"夫仁者,已欲立而立人,已欲达而达人。”(《论语.雍也》)仲弓问仁,孔子说:"出门如見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,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"(《论语.颜渊》)以上忠恕思想是仁爱思想的具体表达形式,仁爱必然是舍身处地、推已及人的相亲相爱,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已的最大快乐。③仁爱的根本和基础是孝道。有子说:"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,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也。"(《论语.学而》)孝悌是仁爱的出发点,从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广到对他人和大众之爱,就升华为仁爱思想;离开了孝悌之爱,就不能形成仁爱思想。④仁爱思想决定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等道德范畴。孔子对這些道德范畴多有论述,指出了以仁为核心,礼、义、智、信都是仁的不同表现形式,并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仁的合理性。⑤仁爱思想的最高价值诉求是中和思想。《中庸》指出:"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,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"当事物的发展达到中正和谐的阰段,就是儒学仁爱思想实理了理想境界。

其二,儒学仁政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爱。仁爱既是全部儒学文化的核心思想,又是儒学仁政思想的核心内容。正是用仁爱思想要求治国者关爱人民,反对苛政,实现政通人和与文明社会,①学习先王勤政爱民之道。孔子说:"大哉,尧之为君也!巍巍乎!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。""巍巍乎,舜禹之有天下也,而不与焉"。(《论语.泰伯》)孔子还对禹三过家门而不入,全力治水,为民造福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。孔子认为尧、舜、禹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为百始操劳,为民众造福,一点也不为自已,他们的精神太高大了,是孔子理想的执政者,是仁政思想的典范。②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。孔子说:"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拱之。""道之以道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"若执政者为政以德,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。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,用道义和礼制统一百姓的行动,百姓能自觉地走上正道。孔子说:"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"是对仁政思想的概括说明。③正人先正已符合为仁政思想要求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。孔子说:"政者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。"(《论语.颜渊》)"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""苟正其身矣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"。(《论语.子路》)孔子认为:执政者克已正身,给群众做出表帅,才能使百姓服从,实现政治清明与社会和谐发展。④选贤任能,压制邪恶之风。哀公问曰:"何为则民服?"孔子说:"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"(《论语.为政》)就是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,放到邪歪人之上,人民会信服;反之人民不信服。孔子说:"举直错诸枉,能使枉者直。"(《论语.颜渊》)孔子指出,重用正直的人,可以教育邪恶之人改邪归正,也会受到百姓拥护。⑤节用而爱人,做到取信于民。孔子说:"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""去兵。""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"意思是:国家有强大的军队,充足的粮食,人民的信任。即是去掉军队和粮食,也要保留人民的信任。因为人总是要死的,若没有人民的信任,国家大业不复存在。孔子强调民本思想的重要性。孔子说:"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“(论语.学而》)孔子指出关爱百姓,节约开支,动用民工在农闲时节,反映了孔子爱民富民思想。⑥教育民众,实现庶而富。子适卫,冉有仆。孔子说:“庶矣哉。"冉有问:"既庶矣,又何加焉?"孔子说:"富之。“冉有又问:"既富矣,又何加焉?"孔子说:"教之。"(《论语.孑路》)孔子对以德治国提出三项指标:国家大、人口多,让百姓富起来,对民众进行教育。当国家强大和富余时,加强对民众的教育至关重要,能使国家走上和谐文明之路。孔子还提出君子治理国家的具体标准一一尊五美、屏四恶。孔子说尊五美为:"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食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"孔子说屏四恶为:"不教而杀为之虐,不戒始成为之暴,慢令致期为之贼: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谓之有司。"(《论语.尧日》)孔子所讲的尊五美,屏四恶是他的治国惠民原则,其中许多内容在当代社会治理中仍然借鉴价值。

孔子生活在春秋乱世,提出"凡爱众而亲仁","仁者爱人","以民为本"等仁政思想理论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有现代诗句为证:

儒学仁政社稷康,

仁者爱人图自强,

德行天下民安乐,

和谐万邦耀东方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