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尾牙宴是什么意思呢(日历上的“尾牙”是个啥节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8-29 08:37:43    


日历上的“尾牙”

“尾牙”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个传统的民俗祭祀节日活动,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。又一说尾牙的“牙”字是“牙旗”之简称,以前大军在出征之前,照例要祭拜大旗,确保旗开得胜、一路平安,称之为“禡牙”(mǎ yá)。后来被商号援用于每年过完年后第一次开市时的祭典,祭拜的对象主要是福德正神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地公,希望财源广进、生意兴旺,即“做牙”。

每月的初二、十六,是东南沿海商人祭拜地基主(土地最早的主人)和土地公神的日子,称为“做牙”。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,叫做“头牙”;六月十六叫“半年牙”,年尾十二月十六(腊月十六)是最后一个做牙,所以叫“尾牙”。

做牙

做牙祭祀时需准备三牲(鸡、鱼、猪)、五果(象征着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比喻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)。活动结束后,商人会把祭品分给手下人吃,此称为“尾牙宴”。有美餐一顿之意的“打牙祭”也由此而来。(又一说打牙祭主要是四川的方言)

演变至今,尾牙成为商家一年活动的“尾声”,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“先声”。今天,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在当日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,尾牙聚餐,或者企业年会。


企业尾牙宴

尾牙宴必不可少的两种食物则是白斩鸡和刈包(yì bāo)。

美味的白斩鸡

白斩鸡必须要用雄鸡,意味着意气雄发,生意兴隆。而有趣的是,这一天的这一道菜的鸡屁股比鸡头受欢迎。原来如果商家把鸡头对准某个伙计,就说明来年这个伙计可以另谋高就,这算是对劳资双方解约方式的比较含蓄的一种说法。如果老板不想解雇任何人,就会把这个鸡头对准自己,大家便开开心心吃饭,来年共求发展。

不受欢迎的鸡头

刈包看上去像老虎张开大嘴,咬住一片香软的猪肉,所以当地人都叫它「虎咬猪」,在当时既是不敢多求的伙食改善,又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平安发财的祈愿,是尾牙的应节食物。


相关文章